種云霄
種云霄 女,2004年7月博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現(xiàn)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水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領域的教學及科研工作?蒲蟹矫,長期從事污水處理和受污染水體生態(tài)修復等領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污水處理人工濕地基質鐵遷移轉化與氮、磷以及重金屬、抗生素等污染物去除的耦合機制、耐污性強的水生植物種類選擇及其耐受機制;農(nóng)村污水處理技術、城市及工業(yè)污水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污染水體生態(tài)修復技術;基于基質鐵遷移轉化人工濕地新型工藝開發(fā)等。教學方面主要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本科生開設環(huán)境工程微生物、環(huán)境工程學等專業(yè)課程,并指導本科生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等活動。
通訊地址:廣州天河五山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
電子郵箱:cyx04@scau.edu.cn
主要研究領域
1、人工濕地鐵遷移轉化對污染物去除的影響 2、新型人工濕地技術的開發(fā) 3、沉水植被對污染水體水底泥界面物質遷移的影響 4、河湖水體生態(tài)修復
主要學術成果
授權發(fā)明專利: (1)種云霄;張珺蓉;黃新穎;呂丹。 一種生物膜處理污水的方法及設備,專利號:ZL 20101029714.3。 (2 )種云霄;張珺蓉;呂丹。 一種除磷抑藻的“水下草坪”及其構建方法,專利號:ZL 201010160558.8. (3)種云霄;譚美娟;梁露勻;楊國偉;關威健;陳偉通:一種濕地植物水培根系根表覆鐵膜的方法,專利號:ZL201310587643.6 (4)余若禎,種云霄,劉征濤,陳麗紅,杜麗娜,孫東燕:獲取水生蔬菜污染物富集系數(shù)的方法及裝置。CN105651948B 授權實用新型專利: (1)種云霄;譚美娟;梁露勻:一種利用濕地植物水培根系處理污水的裝置,專利號:201320776707.2 獲得學術獎勵 城鎮(zhèn)與農(nóng)村污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及應用,廣東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02.01 (排名第4)
科研課題(項目)
1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778245,異化還原驅動的鐵氧化物在人工濕地基質床體內擴散沉降及其對典型抗生素的吸附去除.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378226,基于鐵離子還原溶出作用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效能強化研究。 (3)科技基礎專項,2013FY112300 ,中國水生植物標本采集、生物多樣性編目和植被資源普查,子課題:華南地區(qū)水生植物標本采集與資源調查。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0908090,人工濕地植物根系鐵膜形成特性及其在污水磷去除中的作用。 (5)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華南地區(qū)富營養(yǎng)化城市河湖除磷抑藻的“水下草坪”構建技術研究.。 (6)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利用浮萍吸收污水中的磷并轉化為植酸(肌醇六磷酸酯)的研究。 2 主要參加(排名第二)省部級以上課題: (1)廣東省公益研究與能力建設項目,2017A020216025,一種豬場廢水尾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究及應用.。 (2)廣東省水利科技項目,粵財農(nóng)[2015]86號,農(nóng)村水環(huán)境生態(tài)治理與飲水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3)廣州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 2015-000xy,湖泊景觀水體生化處理與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構建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4)廣東省公益研究與能力建設項目,2014A020216034,城市黑臭河道底泥耗氧污染物主要類型及其原位生物氧化功能微生物多樣性研究.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1108196:城市河道原位修復過程中泥水界面限氧脫氮的過程機理及功能強化。
發(fā)表論文與著作
[1] 種云霄 胡洪營 錢易 pH及無機氮化合物對小浮萍生長的影響,環(huán)境科學,2003,42(4)35-40。 [2] 種云霄 胡洪營 錢易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3,4(2)36-40。 [3] 種云霄 胡洪營 錢易 細脈浮萍和紫背浮萍在污水營養(yǎng)條件下的生長特性,環(huán)境科學,2004,25(6)59-64。 [4] 種云霄 胡洪營 錢易 氨對紫背浮萍和稀脈浮萍超微結構的影響,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5,26(4):77~80。 [5] 種云霄 胡洪營 錢易 環(huán)境及營養(yǎng)條件對稀脈浮萍和紫背浮萍氮磷含量的影響,環(huán)境科學,2005,26(5):67~71。 [6] 種云霄 胡洪營 錢易 硝酸鹽氮對紫背浮萍氨耐受能力的影響,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5,26(3):14~17。 [7] 種云霄,利用沉水植物治理水體富營養(yǎng)化,廣州環(huán)境科學,2005,20(3):41-43. [8] 湯仲恩 種云霄* 朱文玲 吳啟堂 幾種觀賞型沉水植物對富營養(yǎng)化藍綠藻類的抑制作用,生態(tài)環(huán)境,2007,16(6):1637-1642. [9] 黃新穎 種云霄* 湯仲恩 吳啟堂3種沉水植物水培液中抑藻活性物質的分析,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0,31(3):19~23。 [10] 種云霄,湯仲恩,余光偉,吳啟堂。銅離子對 2 種沉水植物種植水抑藻效應的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2, 21(9): 1594-1598。 [11] 曹雪瑩,種云霄* 余光偉 仲海濤 人工濕地不同區(qū)域基質磷含量的差異分析。2012,環(huán)境科學,33(11):4033-4039. [12] 呂丹丹, 種云霄*, 吳啟堂. 過磷酸鈣對氨氣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1,31( 11) : 2506- 2510。 [13] Y.X. Chong* G.W. Yu, X.Y. Cao, H.T. Zhong. Effect of migration of amorphous iron oxide on phosphorou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3,5:126-129. [14] 曹雪瑩 種云霄* 等. 根表鐵膜在人工濕地磷去除中的作用及基質的影響.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3,33(5):1292-1297. [15] 平安 種云霄* 等. 使用含鐵基質的水平潛流人工濕地間隙水亞鐵離子及理化環(huán)境的動態(tài)變化.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4,34(12):3043-3049. [16] 譚美娟 種云霄* 等. 人工濕地基質中腐殖質的積累與分布特點.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5,9(2):800-805. [17] Guangwei Yu Meijuan Tan, Yunxiao Chong*. Spatial Variation of Phosphorous Retention Capacity in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Effect of Wetland Type and Inflow Loading. PLOS ONE. e01340107. [18] 謝小蘭 余光偉 種云霄* 等. 污染河流底泥亞鐵氧化硝酸鹽還原菌分離及代謝特性.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5,35(5):1554~1562. [19] 李弘,種云霄*,余光偉,等.2017.典型富氧化鐵土壤基質中鐵異化還原的特性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37( 3) : 1092-1097. [20] Yingfen Li, Xinxian Long, Yunxiao Chong*, Guangwei Yu, Zhujian Huang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ell−Fe mineral aggregate from nitrogen removal employing ferrous and its adsorption features to heavy meta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56(8):538-548. [21] 陳志遠,種云霄*,程冰冰,等. 香蒲浮床有機物去除能力及根表微生物群落結構.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7, 30( 6) :94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