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新技術為城市污泥處理找到新出路 |
浙江大學環(huán)境與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教授翁煥新經(jīng)8年研究,攻克了污泥處理中的技術難題,為城市污泥處理找到了新的出路。這項新技術日前已被列入省重大攻關項目。 翁煥新的新技術能將城市污水處理后留下來的污泥,經(jīng)特殊工藝技術進行低溫干化處理,形成質地堅硬的團粒。這些團粒既可作為燒制輕質節(jié)能磚和生產水泥制品的原料,又可作為燃煤的輔助燃料。 據(jù)了解,污水處理后的污泥,含水量極高。為了降低含水率達到減量的目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這不僅不符合我國節(jié)能減排的國策,也給企業(yè)帶來沉重的負擔。翁煥新發(fā)明了利用熱電廠煙氣余熱干化污泥的方法,一方面利用煙氣余熱使污泥干化并形成團粒,減少了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將干化后的污泥團粒作為鍋爐燃煤的輔助燃料,實現(xiàn)了以廢治廢和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目標。 翁煥新介紹說,利用煙氣余熱進行污泥低溫干化處理,熱煙氣與污泥直接接觸,干化效率大大提高;濕污泥在干化過程中可以吸附煙塵,吸收煙氣中20%~25%的二氧化硫。特別是大量的煙氣對少量釋放的污泥氣體可起到稀釋作用,加上各種化學反應所起的中和作用,使煙氣達標排放。同時,低溫干化處理確保了污泥有機質不被破壞,最大限度地保存污泥的原始熱值。10余年來,浙江大學通過對污泥處理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建立了以29項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為技術支撐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污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新工藝與新方法,處理污泥可獲得顯著的社會、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三重效益。(記者 孫常 |
2012年12月18日 浙江科技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