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聯(lián)盟CHA
![](https://pics2.baidu.com/feed/83025aafa40f4bfb4e200ffb57063dfbf6361805.jpeg@f_auto?token=8e2d3f294201daa57a6fb8df83f9482e)
![](https://pics4.baidu.com/feed/b17eca8065380cd7c0a9e079fd0de83f58828147.png@f_auto?token=5b201ec5f7e63a573294c7aaa9da0b96)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c91260acf10bd4dd8744641d063a8fd1.png?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bucket_baidu-rmb-video-cover-1,image_YmpoL25ld3MvNjUzZjZkMjRlMDJiNjdjZWU1NzEzODg0MDNhYTQ0YzQucG5n,type_RlpMYW5UaW5nSGVpU01HQg==,w_22,text_QOawouiDveiBlOebn0NIQQ==,size_22,x_17,y_17,interval_2,color_FFFFFF,effect_softoutline,shc_000000,blr_2,align_1)
2022全球碳排放預算分析
在化石能源碳排放方面,《報告》數據顯示,與2021年相比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量將增加至約366億噸,相較去年增加1%,主要由新冠疫情限制放松運輸業(yè)反彈引起石油使用量增長所致,且略高于2019年排放水平(363億噸),約90%碳排放來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其中,石油碳排放量預計將增加2.2%,煤炭增加1%,天然氣降低0.2%,水泥行業(yè)降低1.6%。
分區(qū)域看,中國和歐盟化石能源碳排放預計將減少。其中,中國預計降低0.9%(煤炭、石油、天然氣、水泥行業(yè)所產生碳排放增幅分別為+0.1%、-2.8%、-1.1%、-7%),美國預計增加1.5%(煤炭、石油、天然氣、水泥行業(yè)分別為-4.6%、+2%、+4.7%、+1.2%),歐盟降低0.8%(煤炭、石油、天然氣分別為+6.7%、+0.9%、-10%),印度增加6%(煤炭、石油、天然氣分別為+5%、10%、-4%、+10%),全球其余地區(qū)碳排放預計增長1.7%。
![](https://pics0.baidu.com/feed/0ff41bd5ad6eddc4146075e36092f3f6536633f3.png@f_auto?token=7ed05d0f6178a6bf2e5ffac5a6a4851e)
![](https://pics5.baidu.com/feed/d833c895d143ad4b1a3bf46ed74b1fa4a50f06df.png@f_auto?token=e938e825b42131eb5f3d1823aefcb05c)
在陸地和海洋碳匯方面,《報告》數據顯示,受到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陸地和海洋碳匯分別減少17%、4%,但仍占到碳排放總量的一半左右(過去十年平均為53%)。其中,在2012-2021年期間,陸地碳匯每年平均為114億噸,2022年預計為124億噸;海洋碳匯每年平均為105億噸,2022年預計為105億噸。
![](https://pics7.baidu.com/feed/a2cc7cd98d1001e95e8f5913ef473ee755e797cb.png@f_auto?token=f0adf0769500b0852831d9b1f28d878e)
《巴黎協(xié)定》發(fā)布以來的進展
根據《巴黎協(xié)定》,全世界178個締約方的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yè)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報告》指出,在全球能源轉型推動下,過去十年,在煤炭、石油等傳統(tǒng)化石能源逐步轉向天然氣,風電、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強勁增長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減緩等因素下,全球碳排放增長幅度放緩。但碳排放總量依然在增加,遠不能滿足《巴黎協(xié)定》所制定的氣候目標。
![](https://pics4.baidu.com/feed/bf096b63f6246b6039d3fda3bfb15f47530fa2d8.png@f_auto?token=f732446d2892b77e4b660c8b1c19ff59)
圖|各國及地區(qū)碳排放主要影響因素分解圖
《報告》提出,到2050年,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需要每年將人為碳排放總量減少約14億噸,與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碳排放下降幅度相當。
《報告》數據顯示,如繼續(xù)保持當前碳排放水平,將全球變暖升溫幅度限制在1.5℃、1.7℃和2℃概率為50%時的剩余碳預算將分別降至380億噸(2022年排放水平下維持9年)、730億噸(18年)和1230億噸(30年)。
- THE END -
圖文來源于中國氫能聯(lián)盟及網絡公開渠道
編輯 | 劉濤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