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14屆57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以下簡稱《技術路線》)。明確了我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的方向和方法,對指導我市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污泥也是城市固體廢棄物之一,陳建華市長在力抓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的同時,對污泥處理處置工作非常重視,提出了“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要達到100%,立足于盡可能就地干化減量后再多途徑處理處置”要求。
廣州市水務局積極推進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作,制定了《廣州市推進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作方案》及細化計劃書,制訂了我市污泥處理處置的工作目標、任務、實施步驟以及責任分工。《技術路線》是指導各責任單位開展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的技術文件。
一、制定《技術路線》的過程
當前,隨著我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大批建成,污水處理率大幅提高,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問題日益突出:一是政府主導建設的設施滯后,導致污泥處置設施的建設與污泥產(chǎn)生量不匹配;二是我市污泥處理水平離國家和省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為了推進我市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作,遵循“四化”(即減量化、穩(wěn)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立足在各個污水廠內將污泥減量和穩(wěn)定后在市屬范圍內多渠道進行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的原則,我局組織制定了《廣州市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以指導各責任單位開展污泥處理設施建設。
二、《技術路線》的主要內容
廣州市對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確定了廠內減量穩(wěn)定技術路線和廠外處置的方式。
(一)廠內減量技術路線:通過國內其他城市污泥處理技術比較以及廠內減量工藝組合的對比分析,提出立足在污水廠內將污泥處理至含水率30%至40%,以實現(xiàn)污泥的減量和穩(wěn)定化。
(二)廠外污泥處置方式。根據(jù)污泥在廠內減量穩(wěn)定后后,進而在市區(qū)內多渠道進行污泥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的原則,對廣州市域的處置場地調查和污泥性質分析,提出廠內減量處理處置方式:首先是對經(jīng)廠內減量處理后污泥,可優(yōu)先進行建材利用(如水泥窯協(xié)同處置,制作為水泥產(chǎn)品),其次是送電廠或相關單位焚燒,三是與垃圾混燒作為備用處置途徑。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中心城區(qū)選擇2個試點,通過試點將對各選型固定下來,力求工藝簡單占地省、人工省、能耗省,極大降低成本,確保試點成功,并盡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