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價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總能觸及人們最敏感的神經。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上半年,全國水價依然以上漲為其主旋律,各地紛紛召開水價聽證會,探討水價調整方案。水價上漲似有“風雨欲來”之勢,新一輪水價調整期或將如期而至。
從212年7月起,新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啟用,將生活飲用水檢測標準從35項增加到106項。面對這一大跨度調整,大部分城市工藝設計以原水合格且以35項標準為基礎的供水企業(yè)陳舊的工藝系統(tǒng)難以達到要求,提標改造不可避免地成為供水企業(yè)的必然選擇。政策對供水水質要求的提高,必然增加水廠升級改造的成本。
今年3月1日全國工商聯公布的將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交的42件提案中,建議要明確水價定價機制,走出供水“低價低質”的怪圈。提案指出,2012年,全國約30%的城市供水企業(yè)處于虧損狀態(tài)。
今年上半年,我國多地紛紛召開水價聽證會,啟動水價調整方案,計劃上調或已經上調的包括上海、武漢、蕪湖、珠海、揚州等多個省市和地區(qū)。上海6月28日舉行的居民用戶水價調整聽證會上提供的兩套調價方案,漲幅均達到30%。遵義中心城區(qū)水費多少錢一噸也已經塵埃落定,正式由原來的每噸2元漲至2.3元。全國水價“漲”聲不斷,有關水價的調整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
2013年1月-2013年7月全國主要城市水價調整對比表(調價后價格由高到低排序)
地區(qū) | 調整前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元/立方米) | 調整后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元/立方米) | 增長幅度 (元/立方米) |
|
1 | 延安 | 3.2 | 4.17 | 0.97 |
2 | 上海 | 2.8 | 3.65 | 0.85 |
3 | 揚州 | 2.77 | 3 | 0.23 |
4 | 湛江 | 2.59(平均到戶價格) | 2.895(平均到戶價格) | 0.305 |
5 | 遵義 | 2 | 2.3(用水量18噸/月以下) | 0.3 |
6 | 蕪湖 | 2.05 | 2.12 | 0.07 |
7 | 珠海 | 1.58 | 1.99 | 0.41 |
8 | 湘潭 | 1.55 | 1.95 | 0.4 |
9 | 自貢 | 1.59 | 1.825 | 0.235 |
10 | 武漢 | 1.1 | 1.52 | 0.42 |
從國外經驗看,水價調整的周期為3到5年。我國上一輪水價調整期是在2009年—2010年,以此推算,目前調價比較集中是正,F象。
對于水價的調整,清華大學水業(y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網總編傅濤表示,目前我國的供水服務嚴重不均等,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差異太大,政府補貼會有失公平,應該受益者支付。不管選擇何種方式,傅濤呼吁至少要保證水質安全,這需要政府、百姓、供水企業(yè)的相互重視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