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市場上10瓶水中有7瓶是純凈水。 可是這種常見的瓶裝水卻引發(fā)了中德科學家的爭議。 新華微視訊最近推出了一期節(jié)目,《德國人為什么不喝這種水》,四個德國專家講述了純凈水和蒸餾水的害處。 |
德國營養(yǎng)學家亞歷山大·盧克說道:“在德國的超市,很難找到純凈水或者蒸餾水,因為純凈水中幾乎不含對人體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營養(yǎng)成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健康的。”
據查證,亞歷山大·盧克是德國nls營養(yǎng)咨詢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此外,她也是德國營養(yǎng)學會認證顧問。德國營養(yǎng)學會是德國最權威的營養(yǎng)研究機構之一。
來自萊布尼茲漢諾威大學的巴爾格教授則勸誡:純凈水會從腸道粘膜里“偷走”礦物元素,如果我們飲用過多這樣的水,會導致一些健康風險。
從漢諾威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的網站上查詢得知,其為該大學食品化學研究所的負責人。
還有資料顯示,他早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任助理教授。
視頻中第三位教授自稱來自明斯特大學。從網上核實得知,他也是德國圣安娜醫(yī)院內科主任(首席醫(yī)師)。
這是一所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醫(yī)院,在德國擁有較高的地位。
該教授也是德國注冊學會德國鎂研究學會的主席。
從網上公開的論文資料看,其發(fā)表過至少200多篇論文,很多集中在鎂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鎂也被認為是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他認為,“在德國,大家已經形成共識,如果只喝電解質含量很少的純凈水,將不利于身體健康。
第四個教授福曼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學。這是一所全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名校。
從網上搜索結果看,福曼教授在柏林自由大學的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研究所獲得了生物化學專業(yè)的大學任教資格,并且在那里獲得教授職位。
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礦物質的生物化學與病理生理學,微量元素與維他命和人體酸堿平衡。
他在學術雜志、出版物和教科書上發(fā)表了超過200篇論文。他還是德國鎂元素研究學會的前主席。他也堅定地反對純凈水,認為純凈水有害健康,不宜多喝。
此外,視頻中還引用了我國第三軍醫(yī)大學舒為群教授的觀點。舒為群教授已經在飲用水健康領域研究了10多年,堅持長期進行動物實驗。在她看來,純凈水也存在這個各種問題。她主持的至少10項動物實驗表明,長期飲用純凈水的實驗動物存在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風險。
但國內,相當部分科學家與舒為群持相反的觀點。
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安全戰(zhàn)備與管理研究中心王俊平教授認為,純凈水有害僅僅是理論推測,從臨床醫(yī)學來說,并沒有對此進行長期跟蹤研究,是否會產生哪些臨床癥狀,確實還沒有臨床資料。
即使有人做了動物實驗,但動物的反應跟人的臨床反應差別很大,還不能判斷人也會有這些反應。王俊平在接受媒體時表示,普遍來說,只是建議不要長期單一攝入純凈水。
營養(yǎng)學家、中國營養(yǎng)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翟鳳英則認為,“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只是對每天要喝多少水做出建議,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極低,微乎其微,在算營養(yǎng)時都不計量,要補充這些營養(yǎng)成分主要靠食物攝入。” 持上述觀點的中國科學家還有不少。
相關知識:市場上的瓶裝水、桶裝水大致分為這么幾類: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天然水、礦物質水。
由于新的國家標準即將實施,礦物質水即將退出市場。蒸餾水和純凈水其實是一回事,它們都不含礦物元素。礦泉水和天然水則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通常礦泉水的礦物元素含量會更高一些。
很多人把瓶裝水統(tǒng)一稱為礦泉水或者純凈水,其實是錯誤的叫法
德國人不喝的水 為何在中國卻成主流? |
||||
2015-08-03 來源:家居裝修知識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