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老港生態(tài)環(huán);貎鹊纳虾I锬茉丛倮茫ǘ冢╉椖,按既定計劃實現全量投產,進料量達到1500噸/天。二期項目建成投產后,一、二期項目合計處理濕垃圾規(guī)模達到2500噸/天,成為華東地區(qū)最大的濕垃圾處理項目。
作為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二期)項目處理規(guī)模為濕垃圾1500噸/天,其中餐廚垃圾900噸/天,廚余垃圾600噸/天。該項目主要服務于黃浦區(qū)、徐匯區(qū)等中心城區(qū)以及浦東原南匯地區(qū)。
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二期)項目于2020年9月30日開工建設,2021年10月30日基本建成投料試運行,2021年底實現達產穩(wěn)定運行。項目總結了生物能源再利用一期項目的建設和運行經驗,采用運行穩(wěn)定、成熟可靠的“預處理+厭氧”作為主體工藝。通過采用雙道門封閉及全廠微負壓控制,不僅防止了異味外溢,而且采用先進除臭工藝,異味去除率達到了99%。厭氧日產沼氣達15萬立方米,沼氣可實現供熱和發(fā)電上網,日發(fā)電量可達24萬度。
在無害化和減量化的基礎上,二期項目還進一步提高資源化水平和項目的經濟效益,實現生物資源的全利用,以廢養(yǎng)廢。比如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新增了黑水虻生物處置、沼渣制肥等資源化處置方式。黑水虻產出的蟲糞作為花肥,鮮蟲用于養(yǎng)殖魚類;厭氧沼氣產熱作為溫室的熱源;滲濾液處理后作為灌溉用水及魚塘補水;沼渣干化后將與老港基地內焚燒廠爐渣、建筑垃圾處理廠廢棄物合理配比作為種植土蟲糞培育花卉。
據悉,二期項目投產后,不僅顯著提升上海全市濕垃圾處理能力,也為上海市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實現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收集、分類處置的重要保障措施。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yè)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