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節(jié)能環(huán)保網訊:俗話說“爛泥扶不上墻”,可在天津本市,這爛泥卻有大作用,原本含多種有害物質的污泥通過科技手段,可以生成有益氣體、滅火劑、建材等,還可用于綠化和土壤改良等。目前,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運用中溫厭氧技術處理污泥的項目已經落戶本市,年內將正式投產。記者韓愛青
近日,“2016津沽環(huán)保行”采訪團來到位于津南區(qū)八里臺鎮(zhèn)的天津市津南污泥處理廠。這里主要接納津沽、北辰、咸陽路、東郊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處理規(guī)模為每天800噸。這些污泥內含有大量微生物、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如果不進行處理,會對環(huán)境產生不利影響。處理廠通過科技手段再加上污水、生物菌種等重新“和泥”,然后將污泥送入巨大的中溫厭氧消化罐,進行22天的“消化”。“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用作污泥干化的熱源,余熱還可以回收利用。處理后的污泥經脫水、干燥,可用于綠化、土壤修復等。
據悉,該項目正在試運行,年內將正式投產,是目前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利用中溫厭氧技術進行污泥處理的項目,處理工藝充分體現了以廢治廢、節(jié)能減排及物料的循環(huán)利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另外,由本市自主研發(fā)、世界范圍內唯一通過微生物水解破壁技術實現污泥資源化項目的產品也已開拓出市場。
位于濱海新區(qū)裕川循環(huán)經濟工業(yè)園的裕川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利用污泥形成產業(yè)鏈。污泥采用堿性水解工藝,提取出蛋白液體,生產蛋白發(fā)泡劑和有機肥,有效去除污泥中的氨氮,處置后的廢渣可用于制磚。全部技術和產品都是自主研發(fā),污泥能夠實現綜合利用。
該公司總工程師崔靜介紹說,這個項目是世界范圍內唯一通過微生物水解破壁實現污泥無害化、減量化和穩(wěn)定化,同時回收微生物蛋白加以高附加值資源化利用,成功實現規(guī);(wěn)定運營的項目。目前,其處理24家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全部轉化為資源化產品,主要包括蛋白濃縮液和干化污泥兩大類,其中蛋白濃縮液可作為建材發(fā)泡劑和滅火劑使用,也可應用于土壤改良、綠化等;干化污泥可有效改良酸化土壤、鹽堿土及重金屬污染等障礙性土壤,也可進入電廠混燒或者作為建筑材料加以利用。
原標題:“消化”22天 污泥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