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水務要聞
10月8日上午,隨著巨大的刀盤緩緩轉動,環(huán)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下稱“環(huán)北廣東工程”)全線首臺盾構機“粵海環(huán)北8號”在湛江市廉江D1標廉江隧洞2#盾構井始發(fā),標志著該工程盾構施工正式啟動。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廣東省水利廳獲悉,自今年4月環(huán)北廣東工程主體工程開工以來,截至目前,工程全線已有58個工區(qū)開工建設,近70家參建單位,5000余名建設者,700余臺(套)大型機械設備已進場施工,累計完成隧洞開挖約2400米,埋管約2600米。
開鑿長距離隧洞,是環(huán)北廣東工程最需要攻克的難題之一。工程全長490.33公里的輸水線路中,57%為隧洞,穿行高山、平原、盆地,地形起伏大,地質結構十分復雜。廉江隧洞總長10公里,是環(huán)北廣東工程湛江分干線的關鍵線路,是保障工程通水的控制性工程之一,該隧洞作為盾構始發(fā)點,將為加快湛江分干線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工程全線盾構建設提供經驗積累。該隧洞地形地質復雜且施工難度大,多為風化變質砂巖、斷層角礫巖、灰?guī)r地層,盾構需要穿越14條發(fā)育斷層以及下穿雷州青年運河等河道,隧洞最大埋深約65米,最小轉彎半徑500米,最大坡度為1.13‰,對盾構機姿態(tài)控制能力和出渣性能要求極高。
為解決施工技術難題,項目法人會同施工方、設備制造廠家等單位,精心研究盾構機選型,確定盾構機研制方案,與相關方明確各關鍵工序節(jié)點,壓茬推進盾構機生產制造,“粵海環(huán)北8號”盾構機于8月下旬順利下線出廠。該盾構機總長135米,開挖直徑6.28米,裝機總重500噸,裝機總功率3050千瓦,配備六輻條復合式盾構刀盤,配置多項先進創(chuàng)新技術和自主核心關鍵技術,應用“多通道+多回路”新型出渣模式設計,可有效化解滯排引發(fā)的堵倉、堵管問題,提高盾構機在復雜地質條件下掘進的工效和安全保障。
環(huán)北廣東工程是廣東省歷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總投資最高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工程從西江取水,通過泵站加壓輸送至湛江、茂名、陽江、云浮四市,年增供水量20.79億立方米,輸水線路總長490.33公里,總投資614.56億元,總工期96個月。工程輸水線路以隧洞和埋管為主,其中隧洞采用TBM、盾構、鉆爆法施工,TBM和盾構段長159公里,占隧洞總長57%,全線將投入12臺盾構機和12臺TBM設備。
工程建成后,將惠及1800萬人民群眾,可長遠解決粵西地區(qū)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發(fā)展布局不匹配問題,有效緩解區(qū)域缺水情勢,改善供水格局,大幅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力支撐湛江、茂名、陽江、云浮等四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來源:澎湃新聞 · 綠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