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huán)保基礎知識]剩余污泥設計,你還在拍腦袋嗎?
小編大部分時間從事膜法水處理方面的設計,相對而言,接觸的小項目較多,平時碰到設計過程中,對剩余污泥的計算本質上力不從心,在設計上拍腦袋的設計不在少數,不知道有多少微友和我一樣哦,呵呵,今天堅決好好的看看書,整理些內容對以后的設計提供借鑒,做好基礎知識儲備。也期待大家和我一起,小片小片的整理,最終達到系統(tǒng)掌握環(huán)保知識。請大家為我加油,你的關注、分享是對小編莫大的鼓舞。
一、為什么污泥要處理?
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污泥一般富含有機物、有毒物、病毒等。如不加隨意排放,會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二次污染。
二、污泥性質
-
含水率
沉砂池沉砂含水率 60%;初次沉淀池沉淀污泥含水率95-97.5%
;生物膜法沉淀污泥含水率96-98%;活性污泥法沉淀污泥含水率99.2-99.6%。
當含水率發(fā)生變化時,可用下式近似計算濕污泥的體積:
其中V1、V2----分別是含水率為Pw1(含固率Pg1)、含水率為Pw2(含固率Pg2)時的濕污泥體積。
-
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當中有相當數量的氮(約含污泥干重的4%,這個參數在設計曝氣量時是關鍵參數)、磷(約含2.5%)和鉀(約0.5%),其中也含有病毒、病菌、寄生蟲等,應采取必要的措施。
三、污泥計算
3.1 初次沉淀池污泥量計算
根據污水中懸浮物濃度、去除率、污水流量及含水率計算:
3.2 剩余活性污泥計算
以VSS計算剩余活性污泥量
其中:VSS---揮發(fā)性固體,是指污泥在60度的燃燒爐中能被燃燒,并以氣體溢出的那部分固體。 也表示為:MLVSS
3.3 污泥濃縮主要參數
3.3.1 間歇污泥濃縮
間歇式污泥濃縮的主要設計參數為停留時間,在不具備實驗條件時,可按同類污泥的運行參數確定,也可按不大于24設計,一般取9-12h。
3.3.2 連續(xù)污泥濃縮
初次沉淀池污泥最大水力負荷可取1.2--1.6m3/m2.h,剩余活性污泥取0.2-0.4m3/m2.h。
濃縮池有效水深一般取4m,當采用豎流式濃縮池時,其水深按照沉淀部分的上升水流不大于0.1mm/s(0.36m/h)計算.濃縮池應按污泥在其中停留時間10-16h核算。
三、板框壓力設計參數(污泥量法)
1、過濾面積標準:按國標生產制造的壓濾機的過濾面積每平方等價于15L的固體容積。
2、壓濾前:體積V1(M3)、壓濾前污水含水率a=97.5%~99.2%(一般經驗值)。
3、壓濾后:體積V2(M3)、壓濾后污泥含水率b=75%。
4、壓濾周期:每天壓濾次數t。
5、含固量平衡法:V1*(1-a)= V2*(1-b ),得出V2= V1*(1-a)/(1-b )。
6、過濾面積:=1000*V2/15/t=1000* V1*(1-a)/(1-b )/15/t。
例如:
廣州某食品廠,處理后(污泥濃縮池)產生濕污泥量V1=6.0 M3,含水率a=98.0%,擬準備每天對污泥濃縮的污泥處理兩次,其需選用板框壓濾機的過濾面積=1000*6.0*(1-98%)/(1-75%)/15/2=16,根據計算建議選用16M2,可以稍微選擇比16平方大一點的,也就是20平方的壓濾機。